联系地址:
佛山市南海区华南(国际)电光源产业基地C区5路46号
客服电话:
0757-88320328
传真:
0757-81802010
邮箱:
lelanz@163.com
网址:
www.lelanz.com
|
“傲视”国家标准,高于国家标准——许康来源:乐兰仕照明作者:乐兰仕文化宣传部浏览数:1078次
![]() 他说,自己对广州的感情很深,从最初揣着200元钱南下,租住在多人间里吃方便面,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和雄厚的身家,刚好15年。 许康和他的珍藏摩托“大魔鬼” 许康来自黑龙江的80后“新广州人”,公司老总,跑车、摩托车收藏家,旅行家。 专题策划 信息时报记者 张耘嘉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余诗林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揣200元南下 在广州15年打拼成“富一代” 许康,34岁,生于黑龙江,长于内蒙古,发家于广州。他说,自己对广州的感情很深,从最初揣着200元钱南下,租住在多人间里吃方便面,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和雄厚的身家,刚好15年。广州用丰厚的回报回应他的拼搏,肯定着他的叛逆和执着。 采访完许康没多久,他已经驾驶着越野车一路向西,开往腾冲。 这个来自北方的80后汉子,把家和事业安顿在了南国广州。他说,自己对广州的感情很深,从最初揣着200元钱南下,租住在多人间里吃方便面,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刚好15年。广州用丰厚的回报回应着他的拼搏,肯定着他的叛逆和执着。 但他就是待不住。 一有空闲,他就爱往外跑。发稿时,他正在藏区,过着没有信号、几近与世隔绝的日子。就算在广州,他也闲不下来,目前正在努力练习驾驶游艇的他,之前已经深度涉猎了跑车、摩托车、极境旅行、登山,当下流行的富人游戏,他都玩了一遍。 但他又和大部分“富人”不太一样。回归到日常里的许康,对生活的要求甚至可以用朴素来形容。爱江山不爱美人,更不爱山珍海味,三餐茹素,白菜下饭,已经让他很满足。 广州这个城市的低调务实,的确深深地影响着许康。34岁的他,在这里实现了少年时的一个个梦想。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学会开飞机。用力工作,用力游戏人生,越活越随性也越舒展的他相信,广州从不辜负专注的人。 努力挣钱,努力花 公司高管每人发一辆奔驰 生于黑龙江,长于内蒙古,发家于广州,和80后同龄人相比,许康不仅有着更多的财富,交汇着北方的粗犷和南国的踏实的他,还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胸襟。2014年年终奖,他给公司每一个高管都发了一辆奔驰轿车,不为作秀,只因“团队确实值得这个奖”。公司从几个人到现在几百人,许康自豪地说,除了一个兄弟因家庭原因离开,没有一个人跳槽。 他的豪放,还体现在爱玩、会玩上。爱跑车,玩到玛莎拉蒂;爱摩托,从哈雷玩到雅马哈;爱游艇,拿到了驾驶资格证,并打算今年买入两艘;爱旅游,攀过珠峰闯过南极……在他看来,玩是一种态度,也是彰显实力的机会。落在事业上,“玩”则是勇敢尝试,他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投资公司,进行实业投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股票不太敢玩,‘玩’实业比较适合我。” 这边厢鲜衣怒马,那边厢,是朴素的日常。酸辣土豆丝、炒白菜、白米饭,就是他的一日三餐。“渐渐不吃肉了,很多人以为我是由于信仰不吃肉,其实不是,只是我确实喜欢吃素。”许康说,除了肉,酒他也渐渐喝得少了,“应酬上要喝一点,别的时间基本上不喝了。” 而立之年,有一份稳定的事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许康,是幸福的,他也很知足,心中并没有更远的野心。“人必须知足,我给自己定的目标,30岁要结婚有孩子,现在达成了。你说赚更多的钱,开更大的公司,这个肯定也想,但确实不是我的追求了。”许康说,他只坚持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把努力留给自己,把结果交给时间。” 揣200元南下 在广州15年打拼成“富一代” 许康曾自驾行走318国道。他的下一个计划,是沿着国境线自驾。 “广州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非常有执行力,很多时候确定了方针,立刻就会有人跑去执行,有时是默默的,但做出来的东西不得不服。广州人的低调务实让我非常钦佩。在广州,身家和我一般或者比我大的人有很多,但都很低调,大家都只是认认真真地经营事业而已,这让我学习了很多,也影响了我。” ——许康 80后的奋斗 从两百块到“富一代” 茫然的毕业季 热门专业,却遭失业 许康今年34岁。来自黑龙江的他,童年在内蒙古度过,“父亲是图里河林业局的林业工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大兴安岭跑。”大约5岁那年,一家人来到东北定居,“在一个叫林海的小县城,名字特别美。” 1997年,没有考上心仪铁路学校的他,去了一个农场里上中专。其时计算机热潮席卷全国,许康就选择了这个专业,学习DOS系统,“当时就觉得计算机这个东西这么火,以后肯定好找工作。”然而两年后,现实给了准备毕业的他当头一棒,“那时WINDOWS系统出来了,学的已经跟不上时代,一毕业,就等于失业。” 机会来了,“一起去干大事” 学的东西大半没用了,但出路总是有的,许康有着与生俱来的乐观。他弄了点光盘拷了些软件卖,倒腾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觉得“没多大意思”。 与其他同学不同,许康的想法特别超前。“很多同学去了餐馆当服务员,收入当时也不错。”但他认为,自己不能找一个一眼就能看到顶的职业。“做服务员,到顶也就是个领班,自己开不了饭店做不了老板;就算做保安,最后也就是个领队,怎么也不可能成为楼盘的开发商。” 许康要找一个能够成长的职业,这时机会来了,“一个同学找到我,请我一起去干大事。” 初次出门,却被骗去搞传销 2000年,在同学的建议下,许康前往天津,不想却是做传销。“当时全国的大学生,很多都是被忽悠去做传销,都说这个来钱快。” 当时传销并未被定性为违法,许康他还是在活动中渐渐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并找准机会从窝点中逃了出来。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结果只能帮人扫大街,扫了一个月,好歹攒了点钱,凑够了回家的路费。”心高却不气傲、能伸也能缩的特质,帮助许康顺利回到了东北。 活命要紧,有工作就去 没过多久,许康又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家里跑了出来,这一次的目的地,则是辽宁省会——沈阳。中专学了电脑,许康觉得自己应该能找个相关的工作,而当时沈阳刚好有个电脑城。 然而在讲究资源与人脉的地方,初来乍到的许康根本站不住脚。“换了几份工作,一份就只能干一两个月,没成绩老板就让你走人。”许康说,他卖过伸缩门,推销过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各个产业都干过,最终都干不下去了。月薪300元,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走,去广州“逆袭” 带着200元南下 换了十几份工作后,许康通过一档电视购物节目开始接触化妆品。“我觉得女孩子都喜欢化妆品,这个可以赚钱。”换了一个化妆品的销售工作后,许康开始摸到了门路。 “开始是做睫毛嫁接装置,后来做隐形胸垫。”当时的沈阳,来自广州、深圳的货物最受欢迎。有朋友在广州的许康,总能找到市面上没有的产品,这也让他渐渐火了起来,“但底薪还是300元一个月。”而朋友告诉他,在广州,即使工资最低的人,也有1500元左右一个月,“当时我就立下志向,一定要去广州。” 2004年,许康买了一张前来广州的车票。当时身上只剩200元的他,从最北端赶向广州——这个当年“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的梦想圣地。 从瑶台的一张桌子开始 踏上广州,兴奋之余,许康也有些许不安,“怎么这么多人?” 广州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好赚钱。人生地不熟,也不会粤语,许康又恢复了一个月换一个工作的窘境。先是在三元里,后来跑去了番禺洛溪。最后,才在瑶台安下了家,“那里有个美博城,感觉那里资源会多一些。” 许康又一次成为了销售。最初没有业绩,有时连饭都吃不饱,“10多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一碗面条就着老干妈,日子也就这么过着”。 这时,沈阳的意外收入来了。“沈阳不少老顾客,不时找我拿点货。”靠着这一点点的货源,他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 2007年,怀揣几年积蓄,许康在美博城最偏僻的位置租了一个小铺位,月租500元,“欢喜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觉得自己终于被‘招安’了,有了根据地。” 这也意味着要承担铺租的压力。许康加了几十个QQ群,到处寻找客源,“翻查各种美容杂志,一看到有需要货的马上电话过去问。” 睫毛膏、指甲油、粉底……从2007年到2012年,许康几乎把美容产业做了个遍。他的“根据地”,也从一张桌子,变成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铺子,位置也从偏僻处挪到了美博城的中心。 孤注一掷做面膜 几年间,他受过骗上过当,亏过本赚过钱,但“什么事情睡一觉起来,总有解决的方法”。许康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态平稳。 这时,他也不是单打独斗了,有自己的团队。2012年,铺面变成了两个,此时他也发现了自己经营的局限,“什么流行卖什么,来钱是快,但总不长久。”分析公司盈利后,许康意外发现,看似最不起眼的面膜,竟然是盈利最多的产品。“别的产品,都是要投入宣传才有盈利。只有面膜,因为太不起眼,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但利润增长却和其他产品持平。” 许康随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时,公司的利润有七成在其他产业,只有三成在面膜。但我决定别的产品全都不卖了,专心一意搞面膜。”公司不少人都难以置信他的决定,但无一不被他说服,同意只做面膜。 大获成功,傲视“国家标准” 许康的冒险,不出意料地大获成功,他将之归结为专注,“专注一件事情,能把这件事情最大限度地做好。”很快,许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他也开始筹备自己的工厂,“交给别人代工,我们始终不放心,必须要有个自己的厂子。” 2012年年底,许康在花都的工厂落成,“那个瞬间,我觉得这是我第二个成功的节点,觉得自己有根了,有根据地了。”从生产到销售,他制定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我们要比国家标准高,这样才是我们的标准。” 2013年,微信与微商的兴起,让许康的面膜继续发展壮大。但与别的微商不同,许康宁愿少赚,但把质量抓好,“从来不欺骗消费者,骗他们就是骗自己;对他们负责,就是对我们负责。” 刚拿到游艇驾照的许康说,下一步可能就是学开飞机了。 游戏人生 要更任性 广州是个游乐场 资产稳定增长,生活安定下来,许康也寻觅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并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四平八稳的“老板”生活中,许康又开始琢磨了起来。不好醇酒美人,也不好赌场一掷千金的他,爱上了机械类产品,“从小就喜欢这个,捣腾各种机械产品,包括学电脑,也是因为这个。” 事实上,许康一直很贪玩,初来广州还在住多人间时,他就经常从牙缝里挤出钱去网吧包夜玩游戏,“之前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打游戏打得连补考都忘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被通报批评了一遍。” 而在广州这个大“游乐场”,许康如鱼得水。他常跑去陶街淘各种小玩意,“精巧的机械制品家里到处都是,办公室里也有,每天不玩玩,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涉猎可广,更要精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许康迷上了跑车。从改装车开始,到现在的玛莎拉蒂跑车,许康多次开车到珠海和朋友赛车,“对这种机械类的产品完全没有抵抗力,后来还喜欢上了摩托。”说到这里,许康来了劲,“2013年时我还不会开摩托,有一次和朋友去摩托车城逛,突然发现一辆特别漂亮的摩托。”至今他仍记得,那是一辆纯黑的摩托,前轮颀长,流线型的造型与粗犷而不失细腻的纹饰与车身,“很贵,要30万。我愣是挪不开步子,最后还是买了下来。” 这辆车,就是电影《恶灵骑士》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主角驾驶的同款摩托,“后来觉得,买了个这么好的车,总不能让它放在那吧,于是我就开始学着怎么开摩托。”这一玩,就玩成了行家。从哈雷到雅马哈,许康一口气订购了数辆顶级摩托车,并为它们配置了一套专用拖车,“广州禁摩嘛,我就用拖车载着到外地去玩,开摩托特别爽也特别方便。” 几年来,许康参加了不少比赛。从最初级的公路赛,到山地越野赛,乃至赛车场上的竞速,他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没事,我就开着摩托在工厂里练车,感受那种引擎轰鸣与风的呼啸。”爱车如他,藏品皆为非卖品,甚至不愿出借,“玩到深处,就会把藏品当成自己的孩子,想想别人不知会怎么对它,就会心疼,还得留在自己手里照顾。” 下一个目标:上天开飞机 目前,许康正在南沙学习开游艇,并且拿到了游艇的驾驶资格证,“今年会再买艘游艇,到时在南沙弄个位置放着,一家人可以去玩玩。” 除了游艇,这几年来,登山、场内赛车、摩托艇……任何看起来有意思的玩意,他都一头扎了进去。迷上旅行的他,在南极拍下了企鹅与冰川的剪影,攀过珠峰,渡过大洋,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许康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一台飞机模型。许康说,条件允许的话,他会考虑获得飞机驾驶资格,上天玩玩,“当然,我可不愿开客机,司机这活我可干够了。” 现在,许康说自己的爱好就是一个人开车。他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沿着中国边境线走一圈。 专注工作,用力玩。他年少时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广州问卷 广州最美的时刻? 有两个。第一个,是在美博城第一次租下属于自己的铺位,那时感觉就像自己终于是在为自己打拼,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第二个,是自己在花都的第一家工厂落成之时,那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有时觉得自己工厂就和孩子一样,孕育这么久终于来到了世间。这两个瞬间,是我在广州最美好的记忆。 留在广州的理由? 广州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非常有执行力,很多时候确定了方针,立刻就会有人跑去执行,有时是默默的,但做出来的东西不得不服。广州人的低调务实让我非常钦佩。在广州,身家和我一般或者比我大的人有很多,但都很低调,大家都只是认认真真地经营事业而已,这让我学习了很多,也影响了我。 在广州最常去的地方? 除去工作,最近在学游艇驾驶,最常去的是南沙港。毕竟是北方长大的孩子,我很喜欢海,所以以后游艇证考下来了,会在南沙这边看看,搞个游艇和码头,这样能经常一家人出海兜兜风。 执着者的逐梦之旅 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许康的硬件并不比别人强。中专毕业,工人家庭……而现在的千万身家,似乎将他的经历,镀上了一层金。可许康本人却并没有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成功学鸡汤或小说中主角般英明神武的伟大抉择。而是简单归结于执着与一点点运气。 从毕业开始,许康拒绝了安稳的工作,一意投身于销售领域。而在认定了化妆品行业后,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始终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而是一步步地往前走。从一个5平米的铺位,到如今的千万身家与工厂。归其主因,还是当年一个小销售的目标——我要在化妆品行业混出个人样来。 事实上,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于每个人都不难。然而,能否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默默前行,无论冰刀霜剑抑或荆棘满路。这,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正如许康当年,放弃当时盈利丰厚的其他生意,一力主推并不起眼的面膜。执着,是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最大的动力。或许执着并不一定永远正确,但绝大部分时候,却是支撑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的天平上,或许就差了这一只名为执着的砝码。 转载
|